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落地管理办法(2004年)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17:18:30   浏览:919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落地管理办法(2004年)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
第27号



  《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落地管理办法》经2004年6月15日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

局 长:徐光春
二○○四年六月十八日



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落地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通过卫星方式传送的境外电视频道(以下简称境外卫星电视频道)在中国境内落地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负责对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落地实行归口管理,对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落地实行审批制度。
第三条 经广电总局批准,境外卫星电视频道可以在三星级以上涉外宾馆饭店、专供境外人士办公居住的涉外公寓等规定的范围及其他特定的范围落地。
第四条 申请落地的境外卫星电视频道,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所播放的内容不违反中国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二)在本国(地区)为合法电视媒体;
(三)具备与中国广播电视互利互惠合作的综合实力,承诺并积极协助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在境外落地;
(四)申请落地的频道及其直接相关机构对中国友好,与中国有长期友好的广播电视交流和合作;
(五)同意通过广电总局指定的机构(以下简称指定机构)统一定向传送其频道节目,承诺不通过其他途径在中国境内落地;
(六)同意并委托指定机构独家代理其在中国境内落地的所有相关事宜。
第五条 广电总局每年审批一次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落地申请,每次有效期限一年,一般在每年七月至九月办理。
第六条 对于一个境外广播电视机构,原则上只批准其所属的一个卫星电视频道在规定的范围内落地;原则上不批准新闻类境外卫星电视频道在境内落地;不批准境内广播电视机构及其他有关部门、团体、企业、个人在境外开办、合办的卫星电视频道在境内落地。特殊情况,须报广电总局特殊批准。
第七条 申请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落地,由指定机构向广电总局提出。
指定机构在申请前,应对拟代理落地的境外卫星电视频道是否具备第四条规定的条件、代理的技术条件等进行评估,并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广电总局。广电总局对是否同意指定机构与该境外卫星电视频道洽商落地事宜提出意见,不同意洽商的,广电总局不受理指定机构的该项申请。
第八条 指定机构申请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落地,应提交:
(一)该境外卫星电视频道填写的《卫星电视频道备忘录》;
(二)该境外卫星电视频道提供的符合本办法第四条和第六条规定内容的证明材料以及解码器等收视装置。有关材料应以中文书写,以其他文字书写的,应附中文译本,并以中文译本为准;
(三)指定机构的评估报告;
(四)指定机构与境外卫星电视频道签署的合作协议。
第九条 广电总局对符合本办法第四条和第六条规定条件的境外卫星电视频道,应依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期限作出是否准予落地的决定。
第十条 经批准落地的境外卫星电视频道,必须遵守中国有关境外卫星电视管理的各项规定。
第十一条 经批准落地的境外卫星电视频道,应按照指定机构的要求相应调整原卫星信号的播出覆盖范围、方式等;履行与指定机构的协议;不得擅自在中国境内开展其电视频道及其品牌和有关接收设备的推广活动。
第十二条 经批准落地的境外卫星电视频道,禁止播放载有下列内容的节目:
(一)危害中国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二)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损害中国荣誉和利益,泄露中国国家秘密的;
(三)煽动中国民族分裂、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中国民族团结,侵害中国民族风俗习惯的;
(四)危害中国社会稳定,宣扬淫秽、暴力、迷信、邪教,教唆犯罪的;
(五)诽谤、侮辱他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
(六)危害中国社会公德,诋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七)其他违反中国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
第十三条 经批准落地的境外卫星电视频道的下列事项变更,须事先向指定机构通报协商,并由指定机构报广电总局:
(一)频道及其直接相关机构的股份结构、经营权、投资人、主要管理人员的变化;
(二)频道名称、频道类别、节目构成、播音语言、字幕等《卫星电视频道备忘录》所列重要事项的改变;
(三)频道播出信号加密与否的变化、信号传送卫星及其覆盖区域等有关技术参数的变化;
  (四)涉及本办法第四条和第六条规定内容事项的变更。
广电总局认为因上述事项变更,经批准落地的频道已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可予以相应处理直至停止其落地资格。
第十四条 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依照《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国务院第129号令)及有关规定,管理有关境外卫星电视的接收活动。
第十五条 指定机构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协助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对所代理的境外卫星电视频道的有关行为和播放内容进行监督,配合广电总局实施相关处理,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
经批准落地的境外卫星电视频道播出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内容的,指定机构应即时停止违规内容的传送。
第十六条 经批准落地的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违反本办法规定,情节轻微的,由广电总局给予警告,要求其陈述情况和纠正;情节严重的,暂停其特定内容传送、暂停或取消有关频道落地资格。
第十七条 经批准落地的境外卫星电视频道造成不良影响的,除接受相应处理外,应按照广电总局的要求在相同的传播范围内消除不良影响。
第十八条 经广电总局批准在境内特定地区落地的境外电视频道,参照本办法管理。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广电总局《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落地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22号)同时废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小城镇建设技术政策》的通知

建设部 科学技术部


关于印发《小城镇建设技术政策》的通知



建科[2006]7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厅(建委)、科技厅(委),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强对小城镇建设技术发展的指导,建设部和科技部组织编制了《小城镇建设技术政策》,为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政策性依据,为地方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研究开发适用于小城镇的先进适用技术提供了应遵循的原则。现将《小城镇建设技术政策》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政策性文件指导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六年四月五日



小城镇建设技术政策


一、 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实现大中小
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1. 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实现小城镇合理有序发展
1.1 城镇化发展要适合国情,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结合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1.2 东部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或大中城市郊区和城镇密集区),要发挥大中城市对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整合城镇密集区,发展重点小城镇,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提高建设质量。已形成城镇群的经济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城镇群内部的小城镇要有合理分工,形成各自的特色。
1.3 中部地区或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发展小城镇要与发展中小城市并重,积极扩大重点小城镇规模,提高建设质量,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镇,更应重视发展县城和条件较好的工业镇,注意保护历史文化名镇。
2. 坚持区域协调和城乡协调,统筹规划小城镇发展
2.1 小城镇发展建设应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相适应,使之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2 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中,要明确城镇功能结构、城镇规模结构、城镇空间布局,并协调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城镇密集区和中心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要纳入所在区域城镇体系统一规划,参与城镇职能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大中城市优势互补,互为依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对独立的小城镇要强化其为所在地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功能,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3 准确把握小城镇发展的功能定位。小城镇发展建设要立足于繁荣农村经济,切实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城、镇、村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良性循环。
小城镇应成为基层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与信息服务中心,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中城市周边的小城镇,要积极延伸城市产业链,成为产品营销和信息交流的载体,促进城乡经济繁荣。
小城镇应成为提高村镇居民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和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3. 科学编制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1 实施科学合理的县(市)域经济发展战略,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制定适合本地区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布局必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3.2 在省、市域(地区)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科学合理地编制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制定县(市)域小城镇发展战略,确定重点发展的小城镇,引导和控制小城镇合理发展方向和布局,并协调县(市)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3.3 优化县(市)域城镇体系布局。依据县(市)域的地缘关系和社会经济联系进行必要的分区,稳妥慎重调整行政区划,合理调整居民点布局。
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遵循节约土地、规模恰当、设施完善、生态健全、重点突出和发展协调的原则,形成城、镇、村结构体系,重点建设中心镇和中心村。
提升县(市)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地位,增强中心镇的骨干节点功能,培育各具特色的城镇组群,建立功能清晰、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城镇功能结构体系。
4. 实施发展重点小城镇的策略
4.1 小城镇发展的重点是县城镇和部分区位优势明显、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建制镇,逐步按照区域规划和经济发展需要,强化小城镇的功能,使其真正成为所在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
4.2 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发展重点小城镇。以中小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并将非农产业作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此提升小城镇对城乡劳动力和企业的吸纳能力;培育小城镇优势产业,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逐步形成小城镇的主导产业链和主导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4.3 依据不同地区条件,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和发展小城镇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销售基地;兴办各种服务业、旅游业等产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

二、科学编制小城镇镇域规划,完善小城镇功能,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 科学合理地编制镇域规划,统筹城乡发展
5.1 规划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人口、产业向小城镇聚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5.2 镇域规划要依据县(市)域规划,对镇域资源、经济、社会等要素进行统筹、整合,形成合理的产业和居民点布局,并与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环境、防灾和文物保护等各专项规划。
6. 合理规划镇域村镇体系,优化空间布局
6.1 城、镇、村要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统筹规划城镇、乡村居民点及各类用地,合理确定镇域居民点体系规模、等级结构、功能空间布局,达到分布均衡、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繁荣经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6.2依据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因地制宜地把握重点小城镇的合理规模,适当减少村、镇数量。环境恶劣、生态敏感地区、贫困山区、蓄分洪区、工程开发区及村庄过于分散地区等,应结合实际需要,本着保护生态、集约用地、完善配套的原则,实施迁村并点,移民建镇、建村,改善生产和居住环境,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7. 实现小城镇用地与其它空间资源相协调
7.1 正确处理土地利用规划与各类其它规划的关系。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效力。小城镇建设用地要纳入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下,实施总量控制,合理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明确空间和用地监管措施。小城镇镇域内的广大农村地区,空间资源规划均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7.2 坚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总量平衡的原则。村镇发展用地数量及分布,与基本农田、生态系统存在矛盾的地区,要区别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补充耕地、退宅还耕、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田还湖等计划,保持耕地占补平衡,保护基本农田与生态环境。
7.3 促进土地利用从粗放扩张向集约综合开发和多维空间利用方向转变。严格控制分散建厂,工业应向工业园区集聚,逐步发展形成规模;通过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完善各种设施,促进小城镇周边零散居民点向镇区集中,居民向住宅区集聚。
7.4 要结合旧镇改造和土地清理,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提高存量土地利用率。
7.5 创新土地利用制度,为小城镇发展提供支撑。制定和完善小城镇土地利用管理政策和法规;加强农村土地的用途管制和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审批管理。
8. 加强统一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8.1小城镇镇域规划,要为镇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创造条件;建设设施配套的住宅区,发展社会服务事业,明确中心城镇功能定位,提高服务水平,为构建农村地域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8.2 遵循区域协调发展原则,促进城乡和地区间的信息和商品交流,形成良好的区域投资环境,带动周边地区共同繁荣。
8.3 按照分级配套、标准合理、规模适当、逐步完善、共建共享原则,统一配置镇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妥善处理重大过境工程项目(如公路干线、铁路、天然气管道、水利工程等设施)与村镇的关系,并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带动本地区发展;公路规划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处理好过境道路与村镇物流和道路衔接的关系,新建公路应尽量避免穿越镇区或封堵镇区主要发展方向。
8.4 坚持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原则,达到镇域内、镇域之间基础设施布局、各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相协调。要重视制定镇域有关防灾、减灾(防洪、防地质灾害、防火、抗震等)措施,抵御自然灾害,保障城镇安全。妥善处理废水、废气、废渣,保护城乡饮用水源和生态环境。
8.5 统筹小城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镇域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镇域的风景名胜、自然与文化遗产、生态环境要采取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措施,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三、 优化小城镇镇区规划,塑造小城镇特色

9. 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镇区规划
9.1 运用现代规划理念、技术和方法,提高镇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水平和质量。镇区规划既要科学、合理、适当超前,又要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确实起到对小城镇建设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作用。
9.2 不同地区县城镇及建制镇的镇区人口应具有合理规模,并逐步完善镇的功能。达到一定人口规模的镇区应有明确的功能分区,明确行政、科教、商业、居住、文娱、医疗用地以及工业园区和设施农业园区等功能完善的规划组织结构。
9.3 规划编制要切实贯彻节地、节水、节能、环保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针政策。对布局分散、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坚决关停并转迁,污染治理到位的企业可在工业园区统一规划安排。
10. 重视小城镇建设用地选择
10.1 小城镇建设用地应根据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占地数量与质量、现有设施利用、交通条件、建设投资与运营费用、环境质量、社会效益等择优选定。
10.2 小城镇建设用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较好、通风向阳、利于排水、地质条件适宜的地段;避开洪水淹没、风口、滑坡、泥石流、地震断裂带等自然灾害影响地段;避开自然保护区、地下文物埋藏区等;避免小城镇建设用地被铁路、公路、高压输电线路分割。
10.3 小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应根据人口规模和国家有关标准,结合当地土地资源条件合理确定。坚持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防止盲目攀比,无序扩张,搞不切实际的超前规划,修建形象工程,杜绝浪费土地现象。要立足存量土地挖掘潜力,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林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农田保护区和规划建设控制区的调整与界定。
11. 提高小城镇镇区规划水平,塑造小城镇特色
11.1 镇区空间布局要严格贯彻节约用地原则,用地布局要紧凑,在建筑群组合中,要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在符合卫生、安全的条件下,适当缩小建筑间距,提高建筑密度。
11.2 镇区规划布局要坚持功能分区明确、优化布局结构的原则,处理好生产、生活、休憩、交通四大要素的关系,各功能区之间要联系方便。镇区布局要确保各组成要素和自然要素不仅在平面布局上合理,而且达到在空间上相互协调,塑造良好的空间环境。
11.3镇区用地应形成卫生、安全、安静的外部环境,避免污水、垃圾、噪声等污染,要采取防火、防震和防止次生灾害蔓延的规划布局措施。
11.4 对旧镇区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及民居在评价的基础上,加强保护、合理利用、适当调整、循序渐进、有机更新,避免不加评估分析,拆旧建新。
11.5 针对小城镇的不同地理环境、地形、地质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规划布局手法。特殊地区应加强镇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避开滑坡、山洪对小城镇安全的影响,并要做出竖向规划设计;沿江河地区要充分考虑河道行洪、滞洪要求及防洪标准;沿海地区要注重防风暴潮;饮用水水源——河、湖、水库地区的小城镇应慎重选择工业项目,妥善处理垃圾、污水,避免污染水源保护区。
11.6 小城镇规划建设要注意保护所在地区的乡土山水资源、经济社会及人文资源,要统筹规划,突出优势,形成特色。
11.7小城镇建筑及建筑群的建筑风格和色彩基调要体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农村传统民居和自然风貌特色,形成独特的建筑景观风貌。
11.8依据小城镇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构筑与城镇化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培育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优势产业,找准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结合点,实现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互协调,双向带动,形成产业特色。
12. 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古镇和名胜古迹保护
12.1 文化名镇、古镇要有相应的保护规划,要保护具有地方文化与传统特色的物质空间环境及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内涵:独特的整体格局、风格各异的街巷、传统特色建筑群体、河湖水系、城镇色彩基调等。
12.2 文化名镇、古镇和名胜古迹保护要明确保护范围,规定核心保护区、风貌控制区、协调发展区,要明确建设控制地带范围,防止孤立性保护单个历史文物,切忌仿古重建,避免改造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
12.3 文化名镇、古镇的改造和保护应采取小规模渐进方式,形成保护区与新区开发相对独立的格局,并强化对全镇整体环境的控制,使新区建设与古镇总体格局相协调。
13. 统筹规划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13.1 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期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3.2 认真做好小城镇道路交通、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供热、环保、环卫、防灾等专业规划和综合管网规划,并做到相互衔接、协调统一、空间布局合理有序,为专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13.3 大中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郊区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应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一并考虑;集中分布或连绵分布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应在城镇区域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实行主要基础设施的联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相对独立、分散分布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应在县(市)域城镇体系基础设施规划指导下,结合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安排。
13.4 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内容、标准和规模要与小城镇人口规模、等级、生活水平、经济发展相协调,并可考虑适当超前;小城镇基础设施还要根据小城镇区位、产业因素和功能类型等的差异,有所侧重,与不同功能小城镇经济发展相协调。
14. 强化规划调控作用,加大实施监管力度
14.1 科学编制或修订镇域、镇区规划,编制镇区详细规划及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重点发展区、各类用地规模和布局以及规划实施步骤与措施等。
14.2 重视规划的调控、指导和协调作用,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法律效力,要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规划调整必须依照法律程序办理。要逐步建立规划的公示听证制度,加强规划实施的社会舆论监督。
14.3 制定与完善小城镇规划法规体系。制定与完善不同编制阶段的小城镇规划标准;制定与完善规划编制审批程序;建立规划设计人员培训制度,对参与小城镇规划设计人员的执业资格和小城镇规划设计单位的资质实行严格管理;建立健全保障建设按规划实施的技术法规体系;建立与完善小城镇规划建设协调与管理机制。
14.4 积极推行规划实施管理改革与创新。强化规划的严肃性,编制小城镇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严格其调整的法定程序;严格建设项目选址和用地审批程序,不得以政府文件、会议纪要等取代选址程序;镇政府投资项目应公示资金来源,严查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强化“紫线管理”制度,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建立高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实行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相分离。

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小城镇功能保障

15. 加强小城镇供水排水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15.1 根据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从区域或流域层面统筹规划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城乡统筹供水,提高小城镇供水安全和保障水平。
15.2 根据小城镇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小城镇供水模式。对于城镇较集中的区域,可实施区域统一供水;对于较为分散或受地形、工程建设投资制约和运行费用不合理的小城镇可实施独立统一供水。
15.3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是小城镇水厂设置的依据。较集中分布的小城镇,应统筹规划建设区域性水厂,对于不独自设置水厂的小城镇可视具体要求设置配水厂。
15.4 小城镇选择地下水为水源时,不得过量开采。当采用浅层地下水为水源时,应避免受地表或河流补给的污染;选择地表水为水源时,其枯水期流量保证率不得低于90%。
15.5 加强对小城镇供水水源的安全防护与监督,建立各种供水突发事故的报警制度,编制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小城镇供水安全。重视提高小城镇供水水质检测装备和检测水平,保证对供水水质的监测和监督。
15.6 小城镇排水管网一般宜优先选择分流制;对于经济力量较薄弱的小城镇,近期可采用不完全分流制,有条件时过渡到分流制;某些条件适宜或特殊地区的小城镇可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并在污水排入系统前采用适当方法进行处理;对于旧镇近期改造地段、新区建设及工业开发区建设应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实行雨污分流制。
15.7小城镇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雨水资源和污水的综合利用途径。水资源不足的小城镇宜合理利用雨水或经处理后符合相应回用标准的再生水作为工业用水、生活杂用水、环境景观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等。
15.8 小城镇污水处理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处理方法。处于城镇较集中地区的小城镇宜在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共建污水处理厂;经济欠发达、不具备建设污水处理厂条件的小城镇,可结合当地具体条件和要求采用简单、低耗、高效的多种污水处理方式,如氧化塘,自然处理系统,一级处理或强化一级处理,以及其它实用的污水处理技术。
15.9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应采用厌氧、好氧和堆肥等方法进行稳定化处理,也可采用卫生填埋方法予以妥善处置。达到《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的污泥,可用作农业肥料,但不能用于蔬菜地和放牧草地。符合《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的污泥,可与生活垃圾合并处置,也可另设填埋场单独处置。污泥用于填充洼地、焚烧或其它处置方法,应符合相关规定,避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15.10 积极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有限的水资源保障小城镇的持续发展。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建设,加强综合节水示范园区建设,将再生水作为重要水资源用于农业灌溉;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制度,减少渠道输水损失和田间灌水损失;制定行业用水定额和节水标准,对企业用水实行目标管理和考核,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工艺、设备更新;加速小城镇工业供水管网建设,加强检漏和管网巡检力度,降低供水损失;小城镇非居民用水要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居民用水逐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促进节约用水;加速小城镇供水管网的建设和技术改造,积极推广再生水利用技术和节水型用水器具。
16. 强化小城镇燃气和供热设施建设,优化能源结构
16.1 小城镇燃气建设要坚持“多种气源、多种途径、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的方针,根据本地区燃料资源条件,利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气源,以获得较好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16.2对于有天然气来源的小城镇,宜优先采用管道天然气或压缩天然气(CNG)供气系统;对有液化天然气(LNG)来源的地区,宜采用分布式卫星厂供气系统;对有液化石油气(LPG)来源的地区,宜采用瓶装或管道液化石油气供气系统。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小城镇,应根据当地资源和经济状况优先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符合安全要求的燃气气源种类和供应方式。积极开发应用反火型煤气发生炉、秸秆气化、沼气等清洁能源技术,改善小城镇能源结构。
16.3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发多种热源。对于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应根据城市供热规划和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小城镇供热规划,一般以城市的热电厂(站)作为自己的主要供热热源,并辅以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经济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可根据小城镇的规模和特点,开发利用其它热源分散供热。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等新能源技术。
17. 加强小城镇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构建功能明确、等级结构协调、布局合理的道路网络
17.1 构建合理的城镇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优化交通需求源分布,降低交通总需求量。均衡开发土地利用强度,避免土地超强开发,在镇区规划和建设中引入交通影响分析,促进城镇发展与交通体系的有机协调。
17.2 协调过境公路与城镇内部交通结构的关系。根据公路的使用功能、性质和等级,结合小城镇发展规划,合理布设过境公路,尽量避免穿越镇区。在道路交通规划中,对既有过境公路可根据具体条件采取外迁过境公路、过境公路两侧设辅路、交叉口主道高架或下穿等不同方式,保证镇内交通与过境交通互不干扰。
17.3 充分发挥各种交通方式的优势,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同时,提高交通服务水平,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和安全,最大限度降低交通环境负效应和能源消耗。
17.4 加强城镇干、支路的建设,使其比例协调,打通断头路,改造村道,增大支路密度,建立片区道路循环系统。逐步完善人行系统,保证人行安全,减少行人对机动车道的干扰。对人车混流、布局不合理的道路系统,要逐步进行调整和改造。
17.5 通过科学合理的城镇交通管理,规范交通秩序,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和道路交通设施的利用效率。逐步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控制等交通工程设施,加强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和车流渠化管理,加强老镇区道路改造、停车场建设与管理。
18.加强供电与通信设施建设
18.1小城镇供电与通信设施建设应以小城镇供电工程规划和通信工程规划为依据,并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18.2小城镇的供电电源,在条件许可时应优先选择区域电力系统供电,对规划期内区域电力系统不能经济、合理供电的小城镇,应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能源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水力、太阳能、风力、潮汐等发电方式,建设适宜规模的发电厂(站)作为供电电源。小城镇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选择应以县(市)域供电规划为依据,并应符合厂、站建设条件和接近负荷中心等要求。
18.3小城镇架空电力线路应根据小城镇地形、地貌特点和道路网规划,沿道路、河渠、绿化带架设;35千伏及以上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应规划专用通道走廊,并加以保护;镇区内的中、低压架空电力线路应同杆架设,中心繁华地段、旅游地段等宜采用电缆埋地敷设或架空绝缘线。35千伏以上高压电力线路走廊的宽度应根据现行《城市电力规划规范》的要求确定。
18.4小城镇通信工程规划应以电信工程规划为主,同时包括邮政、广播、电视规划的主要内容。
18.5依据小城镇性质、规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小城镇用地布局和道路交通网络规划,以及相关景观规划,在用户线路网和中继线路网优化的基础上,选择通信线路路由,并因地制宜地提出经济、合理、安全的通信线路敷设方式。
18.6小城镇的广播、电视线路路由宜与电信线路路由统筹规划,并可同杆、同管道敷设。
19. 积极推进小城镇信息化建设
19.1 小城镇信息化建设应纳入区域小城镇信息化发展规划,引导小城镇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小城镇信息化发展规划,对规划目标、建设项目要进行严格审查,防止盲目建设,避免网站建成后无人维护,缺乏效益。鼓励小城镇在区域小城镇信息化发展规划框架内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整合工作,提升业务应用规模,降低信息化的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
19.2 小城镇信息化建设要注重应用和服务。要依托互联网,开发应用小城镇信息资源,积极开展网络教育与培训和产品网上流通与销售,还应为居民生活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
19.3 加强重点小城镇的信息化建设。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小城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小城镇信息化建设,积累信息化建设经验,带动其它重点镇和全国小城镇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19.4 建设小城镇政务服务中心。对小城镇政府各部门的政务信息进行整合,为社会提供统一的电子政务服务,降低网络建设与管理成本,实现规模效应。
19.5 鼓励小城镇内部各类公共信息平台及地区小城镇集群的社会公共信息平台按照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原则进行横向及纵向整合,建设统一公共信息平台,提升公共信息平台的知名度和服务水平。
19.6 加快特色产业信息化建设。根据当地经济结构、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择优开展行业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特色产业的电子商务,扩大名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鼓励龙头企业按照统一要求建立信息平台,发挥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9.7 鼓励小城镇劳务信息化网站建设,建立农民工档案库、用工单位档案库,实现劳务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
19.8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开展空间数据的应用,逐步实现小城镇基础信息(经济、人口、基础设施、水文地质等)数字化,为小城镇信息化提供可视化服务,提升小城镇信息化水平。
19.9 强化小城镇信息化建设与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应遵循规划先行、统一标准、分步实施、注重效益、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制定符合小城镇实际的统一技术标准,规范信息资源数据集成,建立与完善网络运营管理机制,对公共信息平台实施政府和社会双重监管,加强区域信息化品牌建设,提升公共信息平台的诚信度。

五、 重视环境保护与建设,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20. 科学合理地编制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
20.1 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要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20.2 坚持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服从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规划的原则。注意环境保护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充分发挥环境保护规划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
20.3 在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中,要根据小城镇的土地、水域、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和使用功能,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其它专项规划,对具有条件分区的小城镇进行不同类型功能区(如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混合区等)的划分并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
20.4 各功能区应合理布局,对在各功能区内的开发、建设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控制在城镇的上风向和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内建设有污染的项目(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21.加强水环境保护
21.1 因地制宜地采取水源地的保护措施。对于以地面水为水源的小城镇,避免城镇污水对水源的污染。在水源取水口附近划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作为水源保护区,并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中的有关卫生防护规定。水体的其它功能应服从饮用水水源的功能要求。在城镇密集地区,水资源的保护应从大的区域、大的流域着手,对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的小城镇要确定地下水源的保护范围,对于饮用水源要明确划定水源保护区,防止病原菌和其它污染物对水源的污染,保证水源地的补给水量和水质。
21.2 调整小城镇产业结构和布局。小城镇应根据本地自然资源优势、技术、资金及环境容量,因地制宜地发展综合效益好、技术密集程度高、能耗低、用水少、无污染或低污染的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对污染严重效益差的企业,采取强制整治和关停并转迁等限制性政策。改善工业布局,使污染源尽可能集中,以便集中处理和排放。
21.3 在农田和水体之间应尽量设立湿地、植物等生态防护隔离带;科学使用农药和化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有条件的地区应建设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设施,提倡污水处理回用。地处沿海地区的小城镇,应同时制定保护海洋环境的规划和措施。
22. 加强大气环境保护
22.1 小城镇各功能区应合理布局,主要废气污染源应布置在镇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结合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调整,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燃煤比重。大力推广利用清洁能源。推广采用低硫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积极开发应用工业废气处理技术,切实提高工业废气处理率和烟尘排放合格率,严格实行废气达标排放。结合当地实际,采用经济适用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措施,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控制露天焚烧秸秆造成的空气污染。要重视控制建筑粉尘和交通废气污染。
22.2 因地制宜地划定城镇绿化空间,建设公共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在城镇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应设绿化防护带。
23. 加强声环境保护
23.1 合理规划安排小城镇的建设用地,避免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相互混杂。在非工业区内一般不得新建、扩建有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噪声污染严重的工厂应与住宅区、文教区隔离,可利用公共建筑或植被作为缓冲带,也可利用山岗、土坡等自然地形减弱噪声影响。
23.2 噪声高、污染大的工厂、车间或作业场所应尽量建在城镇边缘地区。对严重扰民的噪声源,可采用隔声、吸声、减振、消声等技术进行必要的治理,无法治理的要转产或搬迁。控制生产经营活动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减轻噪声扰民现象。
23.3 通过在城镇内部形成相对独立的道路系统,减少过境道路对小城镇的干扰,将噪声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交通噪声严重超标的城镇,应视具体情况采取禁止机动车使用高音喇叭,加强公路两侧隔离绿带的规划与建设等措施。
24. 强化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整治
24.1 镇区中的广场、车站、码头、市场、主要干道等公共活动地区和住宅区应设置公共厕所和废物箱。公共厕所、废物箱等环卫设施的规划建设可参考《城市环境卫生设置标准》进行。
24.2 垃圾收集方式主要以定点收集方式为主,其它收集方式(如定时收集、特殊收集和分类收集)应根据小城镇具体情况确定。
24.3 高度重视防止和减少垃圾的产生。要限制过度包装,鼓励净菜上市,减少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减少垃圾的产生。鼓励开展对废纸、废金属、废电池、废玻璃、废塑料等的回收利用,逐步建立和完善废弃物回收网络。
24.4 小城镇应逐步建立完善的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体系,避免不同环节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禁止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和无控制堆放。严格禁止向江河湖海倾倒垃圾,防止水体污染。
医疗垃圾和其它有毒、有害废弃物,应建立独立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或运至专门的处理中心,严格禁止其进入生活垃圾。
24.5工业垃圾的处理视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工业垃圾的特点,优先选择资源化处理方式,也可采用无害化处理或其它处理方式。防止工业垃圾和建筑渣土进入生活垃圾。
24.6 要编制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并按规划建设垃圾收集、分类和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应考虑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做到资源共享。垃圾处理设施应妥善选址,防止二次污染。
24.7 建立稳定的环卫队伍,负责镇区道路的清扫、废弃物的收集、清运与处置工作,扭转镇区脏、乱、差的现象。
25. 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
25.1 将生态功能分区作为生态规划的基础。生态功能分区要有利于保持小城镇的生态平衡,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维护物种多样性,使区域的环境容量得以充分利用,又不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小城镇及其周边农村地区应统筹考虑,促进城乡空间融合;将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系统有机结合,实现三者的可持续发展。要根据生态功能区划要求,制定不同功能区的建设方案。
25.2 天然水体、森林、草地、湿地等应尽量保留,为城镇进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的环境容量。沿海和河网地区要加强对滩涂和湿地的保护,土地开发和围海造田要适度。
25.3 制定风景名胜区、公园、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的环境管理措施,对大、中城市郊区和风景名胜区、重点旅游区周边生态环境较差的城镇要进行重点整治。
25.4 严格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和滞洪区进行不符合保护目的的开发建设活动。中西部地区小城镇要做好周边水土保持,北方地区小城镇要加快建设绿色屏障,防止风沙危害。
25.5 加强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要合理划定城镇的绿化空间,建设公共绿地、生产绿地、庭院绿地,形成绿色防护体系,提高镇区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26. 实施环境管理措施
26.1 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的管理,强化环境保护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镇街道和村委会的作用,使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涉及本镇利害关系的建设项目的审议讨论,将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提上社会舆论监督日程。
26.2 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加大对国家强制关停并转迁的企业的监督检查,限制落后的设备、工艺向小城镇转移。
26.3 将城市中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逐步移植延伸到小城镇,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基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度、基本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等。
六、重视防灾减灾,保证小城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7.科学合理地编制防灾减灾规划
27.1 小城镇防灾减灾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地震、火、风、洪水、地质灾害等不同灾种设防标准。
27.2 大中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郊区建制镇的防灾减灾规划应在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一并考虑;较集中分布或连绵分布的小城镇的防灾减灾规划可统筹考虑,资源共享;分散小城镇的防灾减灾规划可以结合小城镇及周围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27.3 小城镇选址定点要避开洪水淹没及行洪滞洪区,并应尽量避开低劣的地基岩土(如冻土、膨胀性岩土、流塑性淤泥、地下采空堆填土等)分布区、活动断裂及滑坡、崩塌、泥石流多发的高危地区等地段。小城镇布局要考虑防灾减灾的避难空间、人员疏散地和疏散通道。
27.4 小城镇应依托受辖中心城市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灾害数据库与信息传输、灾害预警系统,及时进行灾害评估、灾害预案及灾害防治的咨询、指导与服务。
28.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
28.1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地质灾害评估单位进行评估时,应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并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
28.2 禁止在评估确定为高危险灾害区内从事任何工程建设及其它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活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部门应会同国土资源、水利、交通等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
28.3 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群测群防工作,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发现险情。鼓励单位和个人提供地质灾害前兆信息。
29.加强洪涝灾害的防治
29.1 合理确定小城镇的防洪设防标准。小城镇防洪设防标准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考虑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性和居住人口数量,按照有关标准确定。
29.2 按照不同的防洪特点和防洪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小城镇的防洪工程规划和防洪措施。
位于江河湖泊沿岸小城镇的防洪规划,上游应以蓄水分洪为主,中游应加固堤防,以防为主,下游应增强河道的排泄能力,以排为主。
位于河网地区的小城镇防洪规划,根据镇区被河网分割的情况,防洪工程宜采取分片封闭形式,镇区与外部江河湖泊相通的主河道应设防洪闸控制水位。
位于山洪区的小城镇防洪规划,宜按水流形态和沟槽发育规律对山洪沟进行分段治理,山洪沟上游的集水坡地治理应以水土保持措施为主,中游沟应以小型拦蓄工程为主。
沿海小城镇防洪规划,以堤防防洪为主,同时应做出风暴潮、海啸及海浪的防治对策。
位于河口的沿海小城镇要分析研究河洪水位、天文潮位及风暴潮增高水位的最不利组合。
沿江滨湖洪水重灾区小城镇应采取异地主动防洪,并应按照“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防洪抗灾指导原则考虑;对地震区的小城镇,防洪规划要充分估计地震对防洪工程的影响。
30.加强地震灾害的防治
30.1 小城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根据抗震设防标准进行抗震设防,不符合抗震设防标准的工程不得进行建设。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小城镇建设中的公共建筑、统建的住宅及乡镇企业的生产、办公用房,必须进行抗震设防;其它建设工程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采取抗震措施,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30.2小城镇生命线工程及易发地质灾害的不稳定斜坡防护工程应按当地基本烈度提高一级设防,特别要确保交通、通信畅通。
30.3小城镇未经抗震设防的房屋、工程设施和设备,应按现行的抗震鉴定标准和加固技术规程进行鉴定和加固,以达到应有的抗震能力。
30.4 对地震可能引起的火灾、水灾、山体滑坡、放射性污染、疫情等次生灾害源,应当采取相应的有效防范措施。
30.5 小城镇居民生活区规划布局应满足避震疏散要求,要本着就近、安全、方便和无次生灾害源威胁的原则划定避震场地。灾害地区的建筑物应在建筑体型、结构造型、建筑材料和构造节点等方面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尽量避免建筑物倒塌破坏。
31.加强消防设施与能力建设
31.1小城镇的消防设施与能力建设,应依据小城镇的规模、性质、类型、地理区域位置等因素,遵循因地制宜、经济实用、不拘一格的原则进行。小城镇消防安全布局和消防站、消防给水、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等公共消防设施,应当纳入小城镇总体规划,与其他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
31.2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必须将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工厂、仓库布置在城镇边缘的安全地区,并与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保持规定的防火安全距离。应合理选择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瓶库、汽车及大型拖拉机库、汽车加油站和煤气(天燃气)调压站的位置,并采取有效的消防措施,确保安全。小城镇各种建筑之间要有足够的防火间距,防止火灾蔓延。
31.3小城镇新建各类建筑物应遵守相关规范规定的耐火等级。
31.4小城镇应根据具体条件,建设消防、生产、生活合一的供水管网系统。没有管网供水系统的小城镇,可以充分利用江河、湖泊、水塘等天然水源为消防供水,并修建通向天然水源的消防车通道和取水设施。
31.5小城镇镇区内应合理规划建设和改造消防车通道。有河流、铁路通过的小城镇,应当采取增设桥梁等措施,保证消防车道的畅通。

七、 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住宅区规划与建设

32. 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满足居民物质与精神生活需求
32.1 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应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节约用地、经济实用、分级配置、分期实施、适当超前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
32.2 小城镇的行政管理、商业服务、金融邮电、文化体育等设施,宜按其功能同类集中或多类集中布置,逐步形成体现小城镇特色的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和公共活动中心等建筑群,提高小城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集贸设施用地应根据交易产品的不同特点,综合考虑交通、环境与节约用地等因素进行布置,并应符合卫生、安全防护的要求,避免造成以路为市、以街为市的现象。
32.3 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选址和规划设计,应满足防灾救灾要求,便于人员隐蔽以及人流与车流的疏散。
32.4 改建和扩建的小城镇,应注意保留原有公共服务设施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尽可能保留和利用原有公共服务设施。
33.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优化住宅区规划与建设
33.1小城镇住宅区规划应符合小城镇总体规划和有关规定要求。小城镇住宅区的人口规模、规划组织结构、用地标准、建筑密度、道路网络、绿化系统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必须按小城镇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活方式及地方特点合理构建。
33.2 小城镇住宅区规划、住宅建筑设计应综合考虑建设标准、用地条件、日照间距、公共绿地、建筑密度、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等因素合理确定,并应满足防灾救灾、配建设施及物业管理等需求,创建方便、舒适、安全、卫生和优美的居住环境。
33.3 小城镇住宅区的平面布局、空间组合和建筑形式应注意体现民族风情、传统习俗和地方风貌。住宅区内原有的山丘、水体、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有保留价值的绿地及树木,应尽可能将其保留利用并有机地纳入绿地及环境规划。
33.4 合理组织住宅区内部交通。车行道和人行道分开设置,如条件不允许,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交通安全。住宅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穿行,住宅区道路应满足地震、火灾和其他灾害的救灾要求。住宅区内的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无障碍通道。住宅区内要考虑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的停车场库。
33.5 小城镇住宅区的规划建设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方便住宅区建设的商品化经营、分期滚动式开发以及社会化管理创造条件。
34. 提高住宅建筑设计水平,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
34.1 小城镇住宅建筑应根据住户的类型、结构和规模,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套型系列。
34.2 小城镇住宅建筑宜划分为基本功能空间(主要指卧室、浴厕、厨房、储藏间等)和附加功能空间(主要指客厅、书房、客卧、库房、谷仓等),并根据住户不同的人口构成、生活水平和从业需要,选定基本功能空间的数量和附加功能空间的种类和数量。
34.3 除职工户外,种植户、专业户、商业户、兼业户等住户,因其从业需要的农具储藏、粮仓、商店、作坊、库房等附加功能空间需要占用底层面积,可采用一户多层(底层为经营及生产用房)的垂直分户的布局方法。禽畜养殖,应根据卫生防疫要求适当集中并与住宅区合理分隔。
34.4 为减少住宅占地和提高土地利用率,小城镇住宅应因地制宜选用多层(4~5层)、低层(2~3层)和小高层毗连式住宅。在建筑形式上,一般应建毗连式住宅,对独立式低层住宅要严加控制。
34.5 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县城镇和有条件的建制镇均应逐步执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34.6 因地制宜选择建筑物朝向,采用合理的建筑体型及窗墙类型,采用保温性能好的围护结构和节能产品,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将建筑节能与改善室内环境相结合。积极开发应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和设备。
34.7 根据市场需求、地方资源和房屋结构体系特点,以及各类材料的合理供应半径,制定采用新型建材的相关支持政策,鼓励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的配套产品和配套技术。要按照国家政策规定,限制使用实心粘土砖。
34.8 合理利用木材,大力推广木质原料资源的综合利用,积极开发新型无味、无毒、防火、无虫蛀的建筑用人造板材,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竹材、植物茎、稻壳等资源,发展新型绿色建材。
34.9 重视工业废料和建筑废弃物的利用。积极开发工业废弃物(如矿渣、粉煤灰、硅灰、煤矸石、废弃泡沫塑料等)和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生产性能优异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关于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规定

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规定
【文  号】
【颁布单位】 中共河北省委, 河北省人民政府
【颁布日期】 1992年12月5日
【实施日期】 1992年12月5日



为了进一步解放科技生产力,加速科技进步,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特作
如下规定:
一、深化改革,推动科技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一)鼓励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的科技人员,以调离、
辞职、停薪留职、单位选派等方式,到企业工作或承包、领办、创办中小企业、乡
镇企业、民办科技机构,到农村进行技术承包服务。去留发生争议时,由同级政府
人事部门仲裁。
经批准流动的科技人员,实行新的工资待遇的,保留档案工资,按政策应予调
资时,记入档案;在分得新住房前缓交原单位住房;辞去公职的可由原单位发给6
个月的工资补贴,人事档案由各级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停薪留职的,可缓交保险福
利金,缓交期不超过一年。
(二)允许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的科技人员,在不影响本职工作
和不侵犯本单位技术经济权益的前提下,业余兼职服务,收入归己,使用单位设备、
材料的,按规定收费。由企事业单位组织科技人员从事对外技术开发、技术转让、
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以下简称“四技”)所创收入,占用工作时间的,由单位确定
科技人员提取酬金的比例;占用业余时间的,科技人员可按收入的80%以上提取
酬金。科技人员上述收入,不计入单位奖金总额,应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的按每年
12个月平均后计征。
(三)鼓励离退休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到企事业单位和农村从事“四技”活动,
报酬由双方商定,可以自办、联办、承包技术经济实体或技术开发机构、技术中介
组织,允许担任法人代表,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出国。照发离退休费,继续享受离退
休的有关待遇。
(四)进一步放活科研机构,转变运行机制。在组织精干力量进行基础性研究、
科技攻关、高技术研究、主要公益性研究的同时,把大多数科研机构推向市场,实
行分流,直接进入企业、企业集团,或转化为科工(农)贸技术经济实体,或以技
术入股等方式同企业联营。从1995年1月1日起,对技术开发性质的科研机构,
除已离退休及现在册人员的离退休费用仍由财政支出外,其他支出均由单位创收解
决。财政所拨事业费进入省级或地市级科技发展基金,由同级科委择优装备重点科
研院所。
扩大科研机构自主权,主管部门除批准任免院所长、监督实施承包合同及国有
资产保值增值外,科研机构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确立其独立经营地位。自负盈
亏的科研机构,事业编制自定,人员放开:拨付事业费不足半数的,可放开现在册
人数的20%,自费进入。人事部门根据上述原则,放开审批增人计划,简化进人
手续。科研机构兴办的技术经济实体,企业编制放开推行全员聘任制。除国家有规
定者外,科研机构有权拒绝接收不适合、不需要的人员。科研单位有权决定工资、
奖金发放形式和办法。具备条件的科研单位,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按比
例浮动,浮动系数优于企业。
(五)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贷款享受企业同等待遇,允许以自有资产抵押;联
办企业和技术入股所创效益,实行先分后税。高等院校、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科研
机构创办的技术经济实体,享受校办产业勤工俭学的政策,减免的税金用于科技发
展基金,出口创汇3年全额留成,自主使用;可从销售收入中提取3%的科技发展
基金和2%的流动资金补充费。对公益型科研机构“八五”期间免征营业税和所得
税。允许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科技开发企业繁殖、销售种子和苗木,有关部
门优先发放许可证、合格证、检疫证和营业执照。
(六)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民办科技机构。放宽审批条件,降低注册资金数额。
个人集资联合创办民办科技机构,自愿实行国家对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有关法规和政
策规定的,可以申请登记为集体所有制性质。民办科技机构可以不要挂靠单位或主
管部门。
(七)各级科委是民办科技机构的归口管理部门。工商、税务、劳动、人事、
司法、金融等部门要积极支持民办科技的发展。民办科技机构建立党的基层组织,
由当地科委机关党组织领导;在农村的民办科技机构的党组织,由当地党组织领导。
民办科技机构在科研立项、成果鉴定、申报奖励、申请贷款、国际科技合作交流、
技术出口等方面,与独立科研机构同等对待。集体性质的民办科技机构的中试产品,
执行独立科研机构的税收政策。民办科技机构创办的技术经济实体,在城镇的享受
城镇集体企业优惠政策。在农村的享受乡镇企业优惠政策。民办科技机构所需大中
专毕业生,可通过人才交流中心自主招聘,也可由各级科委归口向分配部门申报,
实行双向选择。
(八)鼓励民办科技机构向大型、高新技术型和外向型发展。重点扶植一批民
办科技大户。对做出重要贡献的,经省科委批准,授予“河北省民办科技明星企业”
和“河北省民办科技实业家”称号。
二、加速成果转化,推进企业和农村科技进步
(九)建立完善企业科技进步考核指标。由省政府生产办公室会同行业主管部
门、科委、体改委、计经委,根据行业和企业特点选择适宜内容进行量化,制定具
体考核指标。国营大中型企业、预算内企业和骨干乡镇企业要在1993年内将科
技进步考核指标列入企业承包责任制或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
(十)大中型企业和其他有条件的企业,应自办或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以及
企业联办研究所、技术开发中心、中试基地、工程中心等科技开发机构,集中精干
科技力量,提供研究开发手段、资金和物资保障。企业科技开发机构可独立核算或
单独核算;在确保完成本企业任务的前提下,可对外服务。具备条件的企业科技开
发机构,经省科技主管部门批准,享受省独立科研机构的政策待遇;经省政府生产
办公室批准,享受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的优惠政策。
(十一)强化厂长(经理)领导下的总工程师技术负责制,建立以总工程师为
首的科技开发和管理体系,企业应赋予总工程师相应的工作决策、人员使用、经费
支配等方面的权力。
(十二)企业内部科技任务可实行技术承包,按合同兑现报酬。企业有权决定
按承包项目投产后一年所创税后利润提取一定比例作为酬金,在成本中列支,不计
入奖金总额。技术承包收入应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的,按合同实施期分解到所属月
份计征。
(十三)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支持创建科技先导型企业,企业自
愿申报,达到科技先导型企业条件的,可在现行规定的基础上,固定资产折旧增提
2个百分点,技术开发基金增提1-2个百分点。
企业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技术、装备的项目,能单独核算的,经省科
技主管部门认定,税务部门根据新增效益,给予减免所得税照顾。
省政府生产办会同省计经委、科委、标准计量局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鼓励开
发产品、推荐生产产品和更新淘汰产品目录及主要行业能源消耗限制指标,每年发
布一次。对研制开发鼓励产品、生产推荐产品的企业,各有关部门要优先列入计划,
给予支持。
(十四)计划、经济、科技等部门联合,统筹安排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
新工作。消化吸收和创新项目,引进与消化吸收同时论证,同时立项,负责消化吸
收的主要人员同时参与考察培训和安装调试。项目投产后,年新增利税50万元以
下的部分,3年内免征所得税,超过部分依法计征;消化创新产品按规定减免产品
税、增值税。省政府生产办会同省计经委、科委、经贸委制定重大引进技术和关键
设备项目的消化吸收创新计划,组织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联合进行消化创新
和推广应用,并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
(十五)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县级农业部门要把大部分科技人
员分流出来兴办技术经济服务实体。乡、村两级也要健全服务机构。长期在乡级服
务组织工作的农民技术员,可聘为合同制职工。大力支持兴办各种形式的民办技术
经济服务组织,使之发展成为农村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服务力量。各类服务机构
和组织,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强社会化服务功能。
(十六)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和民办集体技术经济服务组织兴办的技
术经济实体,创办初期免征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2年,减半征收所得
税3年。
(十七)改革科研计划管理。省科技三项费用的60%用于支持基础性研究、
科技攻关和重大的软科学研究;40%拨改贷,运用市场机制,择优支持开发性项
目。
设立省自然科学基金。省财政每年划拨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省科技三项费用
每年划拨5%左右的经费,择优资助基础性研究项目。
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采用市场竞争机制。公开征集关键技术难题,面向科研单位、
高等院校和企业公开招标,择优确定承担单位,通过技术合同组织实施。
省科委利用省科技三项费用拨改贷部分建立河北省科技投资公司。
拨改贷经费由省财政厅按计划专项划拨,收回的本息划入省科委开户银行,由
省科技投资公司管理使用。
省计经委组织编制省重点工业性试验计划,开发的新产品享受省级新产品的优
惠政策。
(十八)省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推广基金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基金,以拨改贷
形式由省财政厅按计划专项划拨,收回的本息划入省政府生产办开户银行,由省企
业投资公司管理使用。
(十九)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建立河北省技术贸易信托公司,作为全省常设技
术市场,各地、市、县也要发展多种形式的技术贸易经营机构,形成网络。开展技
术转让、技术中介、咨询服务、信托代理、难题招标、成果拍卖、新产品展销等业
务。技术市场成交的重大项目,可择优分别列入研究开发、技术改造和生产建设计
划,给予资金支持。
完善技术市场的法律实施和监督系统,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技术合同仲裁委员
会及办事机构,调解争议,仲裁纠纷。
(二十)鼓励全民、集体、个体中介组织和个人参与技术交易活动,中介费议
价商定。新建全民、集体所有制的中介组织,两年内免征所得税。技术中介单位可
从中介费中提取25-40%奖给促成成交者;技术买方可从项目实施后年新增利
润中,一次性提取5%奖励购买技术的有功人员;使用本单位成果,可从项目实施
后年新增利润中。一次性提取5%奖励研究开发有功人员,均不计入单位奖金总额。
科技人员推销自己职务内的专利技术和成果,可提取中介费。企业开展“四技”活
动,年技术性收入在60万元以下的部分,免征所得税。
(二十一)积极培育信息市场,发展信息产业。鼓励创办各种形式的信息服务
组织,形成全省性信息服务网络。采用现代化手段,同国内和国际联机,传递技术
经济信息。信息市场实行有偿服务,并享受技术市场的有关优惠政策。
三、扩大开放,引进国内外人才和技术
(二十二)采取多种形式和优惠政策大力引进省外人才,其工资、报酬、福利
等由用人单位与本人商定;所创经济效益,自见效年度起,可从新增利润中提取报
酬,方式和比例双方商定。
辞职应聘来我省工作的,经县以上人事、劳动部门批准,承认原有身份、学历
和工龄。
(二十三)企事业单位从省外引进专业技术骨干和持有重大开发价值技术项目
的人才,其配偶及子女在农村的优先解决“农转非”,由用人单位安排工作和住房;
具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聘任相应职务,可低职高聘。事业单位可超编进人;
需增加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指标的由职改部门专项解决。
调入我省急需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要给予优厚待遇,并由接收单位或政府发
给安家补助费。
(二十四)加强同国外留学人员的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争取更多的
留学人员来省工作。对取得学位回国来我省工作的,随即评聘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所需指标由省职改部门专项解决;工龄按出国前的工龄、出国学习时间和新单位接
收后的工龄合并计算;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充分发挥其专长;允许再次出
国,来去自由。
各部门要积极选拔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出国深造,加速培养学术带头人和技术
拔尖人才。
(二十五)鼓励发展“三资”科研机构。“三资”科研机构享受国家和省“三资”
企业优惠政策。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到国外兴办科技实业,银行、外贸等有关
部门给予优先支持。赋予省科学器材公司技术进出口权,扩大技术进出口贸易。
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
(二十六)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
作,爱护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充分发挥他们在振
兴河北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要积极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关心并解决他
们的医疗保健、住房、家属“农转非”、子女升学就业等实际困难。
(二十七)对在我省重大科技攻关、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引进
消化吸收创新中取得重大成果和经济、社会效益的省内外有功人员,经评审批准,
给予重奖:
工业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投入产出比、资金利税率达到省内同
行业先进水平,年新增利税300-500万元、100-300万元的,可由受
益单位按项目投产3年中最高年度利润计算,从新增税后利润中一次性分别提取5
%-4%,奖励直接参与该项目的科技人员。
对全省农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农业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取得显著经济效
益的,根据新增收益情况,一次性奖励主研人员和推广人员。建立农业科技奖励基
金,基金从省、地、市农业发展基金中划拨,具体划拨办法由省财政和农业部门制
定。
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投入产出比、资金利税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
进水平,年新增利税500万元以上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授予“科
技兴冀省长特别奖”,对首席人员同时授予省劳模称号,工业项目可由受益单位按项
目投产3年中最高年度利润计算,从新增税后利润中一次性提取6%,奖励直接参
加该项目的科技人员。
上述奖金不计入单位奖金总额。
(二十八)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连续两年人均年销售额达到10万元以上、
销售利税率达到20%以上的,经主管部门审核,财税部门批准,可按两年平均新
增利润提取3-5%,奖励有功人员,不计入单位奖金总额。
(二十九)提高省科技进步奖、星火奖奖金数额。一等奖2万元,二等奖1万
元,三等奖5000元,四等奖2000元。
地、市、县设科技进步奖、星火奖;厅局设科技进步奖(含星火奖)。
(三十)港、澳、台和外籍人员为河北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
授予省长特别荣誉奖。
(三十一)企事业单位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
格不受岗位数额和高中级职务结构比例限制。企业和经费自立的事业单位,可根据
工作需要自主聘任,未被聘任的,保留任职资格。鼓励人才竞争,特别优秀的可破
格晋升。
(三十二)放开评定民办科技机构,乡镇企业和农民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在职改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评定工作由科委归口管理,单位自主聘任。
(三十三)从企事业单位选派担任科技副市长、副县(市)长、副乡(镇)长
的科技人员,由当地职改部门组织申报,经相应评委会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十四)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分流到技
术经济实体工作的,可以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由单位自主聘任。
(三十五)对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科技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
以考核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和工作实绩为主,不强调论文和成果奖,按有关规定免
试外语。
(三十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获得国家级科技三等奖以上或省部级
科技二等奖以上的科技人员,按贡献大小,退休费增加本人标准工资的5-15%。
五、增加投入,积极为科技进步创造条件
(三十七)省级科技三项费用,要以高于省级正常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逐年增
加。地、市、县要把科技三项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一般应不低于财政支出的1%,
并逐年增加。
省计经委、财政厅、科委要支持省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建设所需资金。科研
单位、高等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实验室成果的中试工作。
(三十八)各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要逐年增加科技信贷投入,人民银行
要加强协调平衡和监督考核。省财政每年从新增科技三项费用和专项资金中划拨一
定数额的经费,用于科技贷款贴息。
(三十九)企业要从销售收入中提取技术开发基金,一般企业1%,技术先进
型企业2%,高新技术企业3%。对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任务重、经济效益好、有
消化能力的企业,经批准还可增提。
(四十)各级要从支农资金中调剂出部分经费,由财政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
管理,用于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
(四十一)采用发行债券、股票等形式,开拓民间集资渠道,大力争取国外贷
款和赠款,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捐资支持研究开发,其赠款免征
所得税。
(四十二)对科技人员在改革开放中因某些法律、政策界线不清发生的问题或
某些失误,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妥善处理。处理不当的,要坚决纠正。办理涉及专
业技术、知识产权的案件,要注意征求科技主管部门的意见。对破坏科研工作,侵
害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合法权益,打击迫害、敲诈勒索、诬告陷害科技人员的,要
依法追究。组织、人事、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知识分子工作。新闻媒介要为受压制、
受诬陷、受迫害的科技人员伸张正义。
(四十三)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科技意识,认真贯彻“科技兴冀”战略,真正
把科技进步工作放在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把完成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
引进、技术推广、增加科技投入等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
检查考核。
(四十四)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认真执行本
规定,并制定实施办法,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四十五)发展社会科学是科技进步的重要内容,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促进经济
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重视和支持社会科学研究,积极
应用推广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振兴河北经济中的作用。
具体政策由有关部门另行制定。